我国主流文化文章生成器在线免费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3-07-03

  面向2020,中国文化产业进入新的十年规划期……

我国主流文化文章生成器在线免费

  面向2020,中国文化产业进入新的十年规划期。过去十年,中国文化产业从萌发到勃兴,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我国主流文化,文化产业上升至国家“战略性产业”层面。未来十年,中国文化产业将依托“十二五”规划蓝图实现自身发展我国主流文化。深化文化产业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增强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真正成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发挥国民经济支柱作用。面向中国文化产业新十年,北京大学第八届新年论坛将重审中国文化产业建设至今的历程与现状,探索未来十年中国文化产业融合与振兴之道。

  党的报告在论述201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有一个重要的提法,要使我国成为“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叶朗表示,把精神追求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标志,具有极为深刻、极为深远的意义。

  有导演一再公开宣称,商业片票房就是一切。叶朗在批判这一观点的同时表示,文化产业不仅要赚钱,更要兼具文化精神、文化理想。“我们一般把文化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其实还有一个文化精神,也可叫做文化理想,应该由它统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沿革,文化产业各主管部门存在权责交叉、多头管理的情况。“建议‘十二五’期间推动文化领域的大部委制,向韩国那样成立大文化部,明确政府各部门的文化分工和责任。”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表示,短期内无法改变文化产业分属各部门监管的现状,因此建议制定《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法》,积极发挥产业政策引导型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从法律层面上解决文化产业多头管理的行政监管现状。

  中国,这个文化资源丰厚的东方大国经济的崛起举世瞩目,但似乎还未带来相应匹配的文化复兴。向勇表示,“这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的国际尴尬”。叶朗则提出加强国际推广的具体措施——重点推广中国的当代文化和艺术。“国际上一说起中国文化,首先想到美食、功夫和京剧,其实,书法、绘画、苏州园林、昆曲、民间工艺、民居、服饰,这些历史知识和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体现着更丰富的中国文化精神与核心价值。”中国当代文化和艺术也同样体现着中国的文化理想。未来,要在运用国家力量推广的同时,通过学术和文化市场向国内外推荐当代的文化经典、艺术经典以及当代文化大家、艺术大家。

  “全球金融危机后,文化产业发展出现新的态势,发达国家由于经济衰退,文化产业发展速度下滑,世界文化产业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中国文化产业占全球比重由2005年前的落后发达国家转变为名列世界前茅,已经超过英国。此外,科技进步加快了全球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各类新技术的出现改变着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上海社科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花建表示。

  我国文化产业经过多年高速增长,2009年的增加值已达到8400亿元,预计今年将会超过9500亿元。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提出了今后五年内文化产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的发展目标,并将采取政府投资、税收扶持、平台建设等具体方式加以推进。规模的庞大意味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亟须将数量级的增长转化为质量级的提升。

  花建表示,在全球文化产业的空间布局中,主要发达国家具有主导的作用我国主流文化。由于艺术品、视频和网络游戏、动漫、广播电视等产业具有很高的产业集中度,而主要发达国家利用雄厚的经济实力、人力资源的优势、全球化的资源配置网络、跨国的文化营销能力等,逐步推动文化产业向规模化、高投入和高科技含量方面发展,从而强化了它们在全球文化产业中的主导地位。2006年,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和法国等五个主要发达国家的文化市场规模,占据了全球2/3的份额。而加拿大、中东、拉美、中国和其他亚太、欧洲国家,加起来也仅仅分享了全球文化市场蛋糕的34%。虽然近年来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名列全球四强,但是中国的文化产业总量排在全球第六位,中国的文化出口额排在全球第七位。相反,英国的经济总量排在世界第五名之后,但是文化出口额却占全球第二位,并且在音乐制作、时尚设计、多媒体服务、艺术品经营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这恰恰说明,经济的增长和文化的增长密切相关,但是不完全同步。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除了依赖经济实力的增长,还要求中国精神创造能力的强大、活跃的文化产品和文化要素市场、包容多样性的文化体制、高质量大批量的文化人才、有效的政府扶持政策、强劲的国际文化贸易能力等。

  花建表示,在“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规模上将更接近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增加值将由“十一五”期间占同期GDP的2.5%提高到5%以上。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每人创造的平均效益为5万多元,最高的上海也只有13.69万元,到“十二五”期间,这些都将会有所改观。

  中央在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这是一个目标,接下来要具体落实”。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表示。

  如何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陈少峰认为,品牌的建立是当务之急。“我们没有足够吸引力的文化内容特别是品牌化的内容。” 陈少峰表示,品牌是一个国家强大的标志,它是具有高附加价值的产品。三个要素必不可少,明星、企业、产品。“没有明星就没有文化产业,炒作也是好事,炒不到国际水准,都是自娱自乐。”陈少峰说,国际商业主角叫做国际明星,身价要排在世界前10位。NBA有大量明星,中国只有姚明。

  在文化产业新的发展时期,陈少峰大力提倡“文化出口的‘十个一’工程”。每年在全球集中推介一个汉字、一个文化元素(如贴春联)、一个活动(过春节)、一部家庭娱乐电影、一部励志性质的电视剧、一本畅销书、一个明星、一个舞台剧、一首歌曲、一个国际大型会展等等。通过具体的行动和有计划的实施策略,实现文化元素的全面覆盖和持续性传播。

  贝塔斯曼从一个家族式的印刷企业挺进世界传媒领域,变成叱咤风云的全球六大传媒集团之一,其旗下拥有100多个相关的品牌和企业,很多都是在并购中形成的。世界上最大的媒体集团——新闻集团,旗下包括《华尔街日报》、《纽约邮报》、《泰晤士报》、《每日电讯》、《镜报》、《卫报》、20世纪福克斯、天空电视台等诸多内容资源。其掌门人默多克毕生在传媒领域不断进行并购,形成了电视——报纸——杂志——电影的传播链条我国主流文化。国际集团在并购中壮大自己的例子比比皆是。但在中国,文化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并不大。民营资本收购美国洛杉矶天下卫视华语电视台;俏佳人传媒入主美国国际卫视电视台;上海电影集团公司正在磋商收购美国影院;保利博纳美国上市;中影、华谊兄弟等公司设立海外发行公司……国内文化企业在尝试拓展海外产业链。“但在海外并购的都是影响很小的终端媒体,很难融入美国主流社会,作为过渡这种模式是可以的,今后应该鼓励国内企业大量走出去,在国际上整合资源,进入到国际主流市场最终才有竞争力。”陈少峰表示。

  “今年格局已定,数字文化产业会越来越强大,传统文化产业会逐渐萎缩,特别是报纸、杂志、图书。未来5年数字文化产业会超过文化产业,重新塑造文化产业的格局。”陈少峰表示。很多地级市在做“十二五”规划时,将本地广播、电视、报纸和出版作为重点产业发展。但是从全国来看,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本地的广播、电视、报纸和出版的发展空间受局限,无法走出去。“一个产业不走出去我国主流文化,只在本地发展,它永远不能算做产业”,二是新闻出版以后会受到很大冲击,把萎缩的产业作为很大的产业,这是行不通的。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傅才武表示,“十二五”期间,湖北文化产业发展会成为一种“两圈三极”模式,两圈的战略框架下,武汉市、长江三峡和襄樊武当太极湖、十堰三角区会成为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的三个支撑极。我们考察全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认为在“十二五”期间,西安曲江模式、深圳华侨城模式、深圳华强方特模式、湖北武当太极湖模式,可能会成为主导中国文化旅游高端市场的模式。

  湖北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发展速度比较快。GDP整体水平:2006年是206亿,2007年是368亿,2008年是450亿。湖北文化产业发展,跟全国相比核心层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傅才武表示,空间布局上以武汉这个中心城市呈一个梯队结构,武汉是一级独大,在武汉周边的黄石、孝感都是地级城市,但根本不能跟武汉比,他们大概占到武汉的1/3。人才结构上,湖北省文化产业的领军人物文章生成器在线免费、复合型高层人才、市场筹备人才等都比较差。

  “‘十二五’期间,应该从赶超战略发展上来定位湖北下一个十年区域发展,要从战略管理思路、战略布局结构和战略保障三个方面调整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结构。”傅才武说道。

  政府可以从五方面实施赶超战略:第一,湖北现在的优势在平面媒体,都市类的报纸在全国排名前三名,发行量最高可以达到150万。要扩大文化艺术和平面媒体的比较优势,还要电视和数字娱乐行业的质量和行业竞争力。第二,要建立文化产业园区的集聚,政府可以主管文化产业园区的运营、经营,可以划定市场边界,规划这一层面,政府的力量不能缺失,如果缺失了对区域长期发展是不利的我国主流文化。第三,要完善相关文化体制改革中的财政政策文章生成器在线免费,落实文化产业中的税收政策和公共文化财务财政保障机制。第四,要建立政府文化发展基金会,找到一个结合社会和政府力量的有效方式。第五,要培养人才,尽管武汉市有那么多大学生,但是高端人才不足,这是一大缺憾。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