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导报科技创新是第一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围绕“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主题,一系列新展与相关活动将在各地博物馆举行……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围绕“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主题,一系列新展与相关活动将在各地博物馆举行。山西各文博单位也推出了丰富的活动,澎湃新闻精选了部分精彩活动:山西博物院上线了“大河上下·晋魂”主题云展览,同时推出“玉见良渚”主题直播;山西考古博物馆展出了李夏廷先生考古绘图代表作品四十余幅,带观众走进考古绘图世界;太原市博物馆的“盛世佛光”铜佛造像展则展示了佛教艺术之美。
泱泱华夏,巍巍三晋;滔滔黄河,文明之路。当文物与科技碰撞,当晋魂与你我相遇,一场探索之旅即将开启!5月18日,山西博物院“大河上下·晋魂”黄河文化山西系列主题云展览第一期《最初的中国》即将震撼上线,邀您共同开启“晋魂”全新探索之旅。
5000多年前,良渚先民营建了雄伟坚固的城墙、巍峨层叠的宫殿,制作了精美绝伦的玉器,创造出史前玉器制作的巅峰……逝去的良渚古国并未带走文化的因子,它如涓涓细流汇入中华文明“延绵不断、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的历史发展长河中。5000年也许并不遥远,让我们一起走入“玉见良渚——良渚文化专题展”科技创新是第一,通过展览的解读来感受博物馆带给我们的美好生活。
中国传统纹样,是数千年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文化艺术结晶。青铜器上神秘多变的纹饰向我们展示着中国古代青铜铸造的高超技艺,让我们一起穿越历史,去感受三千年前千变万化、风格独特的青铜纹饰艺术魅力。
课程内容:中国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们的背后是古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军事、农业、交通、宗教、祭祀等商周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我们通过甲骨文来探秘古老文字记载的古人的美好生活。
课程内容:一片甲骨惊天下。甲骨文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它是文明的符号也是文化的标志,它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把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自1899年首次发现至今,共发现甲骨文字数4300多个。在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博物馆邀请您一起走近甲骨文,在汉字的世界里遨游。
参与方式:观众前往“玉见良渚——良渚文化专题展”展厅教育活动体验区,领取良渚玉器纹饰涂色卡,即可现场即时体验活动。
1.观众现场领取探秘手册,根据手册中的内容,在参观的过程通过回答手册中问题的方式,完成自主参观与探知的过程;
皮影戏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让人无法忽视的一颗精巧明珠,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与人文内涵,承载着中国智慧与中国精神。在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山西博物院志愿者将为观众带来皮影表演,通过带领观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近距离互动,讲好三晋文化故事,弘扬民族精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播种在社会公众心中。
考古绘图,是考古工作者借助专业工具,使用线绘技法,如实准确记录古代遗址面貌及文物器型、大小、纹饰、相对位置等原始信息的重要手段。
本展览共展出李夏廷先生考古绘图代表作品四十余幅。这里展示的仅是作者成千上万幅作品的一个缩影。他用最简单的工具绘出最精致的线条,从艺术性来讲科技创新是第一,已经远远超出了考古绘图的层面,在平面设计、纹样装饰等方面,也有突出的价值。每一幅精美绝伦的绘图都是与历史的无声对话,这是科学与艺术的交融。让我们一起走进李夏廷先生的考古绘图世界,感受别样的文物之美。
由良渚博物院、山西考古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晋国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玉魂国魄”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于2022年12月6日至2023年3月15日在良渚博物院展出,展品主要来自山西出土的西周玉器、金器、青铜器170余件套,展品美轮美奂,在观众镜头下诞生的摄影作品也同样令人赞叹。
展览之外,良渚博物院征集了来自各行各业摄影爱好者的百余幅作品,汇集成本次《反光·反观:“郁郁乎文哉”观众摄影作品展》多地联展活动。展览是观展者的“反光”,亦是博物馆的“反观”;展览不仅是镜头下的博物馆,更是镜头内观者眼中的世界。通过“反光”和“反观”,进一步拓展了“郁郁乎文哉”的精神外延。
礼乐制度一般认为是西周初期产生的一种社会等级制度,即所谓“周公制礼作乐”,它对其后3000余年的中国社会及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古代文献中,虞礼、夏礼、殷礼和周礼等名词经常出现。那么礼乐制度是否在史前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呢?结合近些年音乐考古成果,可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主讲人简介:王清雷,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总编辑部主任、中国音乐史学会副会长、东亚音乐考古学会副会长、国家社科艺术基金项目评委、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江西海昏侯墓音乐考古专家组组长等科技创新导报。主攻音乐考古学、中国古代音乐史,发表文章130余篇,出版著作9部,主持国家级课题4项,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4项,曾主持江西海昏侯刘贺墓、陕西澄城刘家洼东周墓地、山西襄汾陶寺北两周墓地、山西隰县瓦窑坡东周墓地、四川广汉三星堆祭祀坑等考古项目出土乐器的资料采录、整理与研究工作,曾参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征集乐器的鉴定工作。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为传承好文庙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功能,为发挥好考古博物馆科普文物考古知识之责任,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创建了“里仁学堂”,围绕“考古、博物、科技、艺术”,邀国内外各学科前沿学者,传道、授业、解惑,展示中华历史文化之精深,阐释中华文明基因之源流。
活动简介: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以“热爱科学 崇尚科学”为主题的全国科技活动周也拉开序幕,以博物馆、文物、历史宣传科教文化,丰富公众生活。山西考古博物馆志愿者作为博物馆的讲解主力,将在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为公众讲解文庙及博物馆展览,为满足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助力公众“美好生活”贡献志愿的力量。
考古绘图,是考古工作者借助专业工具,使用线绘技法,如实准确记录古代遗址面貌及文物器型、大小、纹饰、相对位置等原始信息的重要手段。《守拙——李夏廷考古绘图展》展示了李夏廷先生考古绘图代表作品四十余幅,这仅是作者成千上万幅作品的一个缩影。每一幅精美绝伦的绘图都是与历史的无声对话,这是科学与艺术的交融。5月23日,由展览策展人带领公众一起走进李夏廷先生的考古绘图世界,感受别样的文物之美。
主讲人简介:李晓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陈列展览部副主任,文博馆员。主要从事展览策划科技创新导报、形式设计及展览管理工作,先后参与《山西民俗基本陈列》《无锁不谈——中国古代锁具展》《燕姬的嫁妆——垣曲北白鹅考古揭示的周代女性生活》《大家张颔》《文耀金泉——张颔先生的古币文世界》等展览的策划及实施。
主讲人简介:王崇恩,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太原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太原理工大学BIM研究中心主任。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主持文物保护规划、保护设计等项目30多项;在《建筑学报》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地方标准和出版著作教材10余部。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之“华筑奖”工程项目类三等奖、山西第十次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山西省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山西省“五小”竞赛二等奖等奖项、山西省教科文卫体五一劳动奖章等。
为充分展示古建传统文化和丰富历史资源,使公众更好地感知历史、热爱文物,增强群众文物保护意识,佛光寺将开展如下活动:五台山佛光寺特邀豆村镇森雅轩和定襄晟龙木雕有限公司,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当天,进行木雕工艺现场展示、木雕成品展览、东大殿斗拱模型、古建筑模型成品展示活动。
5月18日上午,“盛世佛光——太原市博物馆藏铜佛造像展”将在太原市博物馆二层展厅正式开展,展期预计持续至9月18日。
本项活动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文物修复的世界,通过自己动手完成“文物”修复,感受文物修复师的匠人匠心。
活动简介: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对山西手工造纸的研究和保护,双塔博物馆普光寺分馆推出了“走进博物馆——民俗文化之山西手工纸技艺与生活展”。5·18国际博物馆日将邀请小学生走进普光寺博物馆,近距离学习并了解山西手工纸,领略传统技艺的魅力。通过一双巧手传承非遗文化,激发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在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提升青少年的动手实践能力。
5月18日,朔州市博物馆自闭馆改陈工作完成以后,将正式对外开放。今年的博物馆日主题系列活动,以活动周暨活动月方式持续进行,同自然和文化遗产日巧为呼应。
活动以观众的感官体验为主要形式,侧重于馆内、外线下活动内容。在当天活动仪式开启后,馆外以非遗展示、文艺表演为开场,遵循当地重大节日氛围习俗;馆内针对青少年学生的社教性主题展览展示、非遗技艺体验、文史小课堂、文化影像播放等活动;同时,诚邀社会大众共同参与活动,后期将在系列活动周、月内举办文物鉴赏、专题讲座、书画笔会、特藏临展以及大众参与的有奖互动等活动。融合国学、茶艺、书画摄影、非遗工美以及社会大众参与的陶艺、文创体验展示内容。探索“活化”历史文化暨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让文化传承渗透到人们的行为意识中去,也是满足百姓精神文化需求的良性举措。
活动简介:活动旨在展示传统工艺、弘扬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的同时,通过搭建斗拱,让大家从中了解到中国古代的建筑美学,感叹古人的非凡智慧,并在观赏之余有所收获。
活动简介:特邀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军老师带观众体验葫芦烙画,在本地传统文化的滋养下,提升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收获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博大精深,渊源流长,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科技创新导报。中华文明探源围绕浙江余杭良渚、山西襄汾陶寺、陕西神木石峁、河南偃师二里头等四处都邑性遗址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的其他中心性遗址实施重点考古发掘和多学科综合研究,形成了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科技创新导报、陶寺文化、石峁文化和二里头文化,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进程的典型代表,成为中华早期文明的重要根基、传承至今的文化基因和文化自信的源泉。所谓“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洪洞董寿平先生,出身诗书世家,长期受中国古典文化艺术的影响和熏陶,遍法宋元明清诸家,融会贯通,自成一格,青年时即蜚声北京画坛;中年入蜀,与其时名家切磋砥砺,艺术为之一变。新中国成立后,他万里写生,登临黄山,胸含造化而融为自家笔墨,所绘梅花、墨竹、奇松、黄山,无不蕴藉精神风骨,笔墨兼能,书画互通,卓然于画史,至有“董梅”、“寿平竹”、“黄山巨擘”等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