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哲学意义科学小报手抄报图片创新科技期刊官网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3-07-23

  《全健康科技进展》,周晓农、郭晓奎、谢青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定价:68元  虽然我们很早就知道人类的健康深受周围动物和环境的直接影响,但在2003年9月召开的第五届世界公园大会之前,全球学术研究界并未提出,也没有关注与研究“人类动物环境”健康共同体的“全健康”(One Health,又译为同一健康)概念……

科技创新的哲学意义科学小报手抄报图片创新科技期刊官网

  《全健康科技进展》,周晓农、郭晓奎、谢青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定价:68元

  虽然我们很早就知道人类的健康深受周围动物和环境的直接影响,但在2003年9月召开的第五届世界公园大会之前,全球学术研究界并未提出,也没有关注与研究“人类动物环境”健康共同体的“全健康”(One Health,又译为同一健康)概念。

  为了在全球推广使用“全健康”理念科学小报手抄报图片,促进健康可持续发展,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科学小报手抄报图片、世界卫生组织于2021年12月1日表示创新科技期刊官网,认同其专家咨询委员会“全健康高级别专家委员会”(OHHLEP)提出的“全健康”最新定义,即“全健康是一种综合的、增进联合的方法,目的是可持续地平衡和优化人类、动物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人类要健康,周遭的动物与环境同时也须健康。如若动物和环境不健康,单独地谈人类的健康就是一种空想和奢望。

  “全健康”理念则致力于追求“人类健康、动物健康和环境健康”三者合一的健康共同体,涉及人类和动物健康、环境卫生、食品安全与农业生产等方面。正所谓“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健康”。

  与以往公共卫生健康观不同,当下人类健康问题之复杂是任何一个独立的学科、独立的机构或组织都无法解决的复杂的全球健康问题。

  “全健康”的核心是把人类、动物和环境等方面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考虑,从全局的角度应对人类公共卫生领域的难题和挑战,而非仅就人类自身健康的狭隘视角审视、研究。

  特别是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各类人畜共患病暴发、生态环境恶化导致人类健康危机,进而对人类社会造成持续威胁,运用“全健康”理念及其思维和方法应对人类公共卫生领域的难题和挑战变得十分必要与迫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是我国“全健康”研究、教学、实践的推动者之一。2019年6月,该院和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共同成立了全球健康学院,提出医学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全球健康的理念科技创新的哲学意义,并率先在国内为医学生开设了《全球健康》必修课。2020年5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爱丁堡大学全健康研究中心”成立。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原副校长陈国强积极推动“全健康”理念,曾在《科技导报》杂志上撰文呼吁中国多方面多层次开展“全健康”理论与实践研究,又在《中国科学报》发表文章《“全健康”理念:推进人类健康的新视角》。

  而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学院副院长周晓农研究员、郭晓奎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谢青主任主编的《全健康科技进展》是一部研究“全健康”的学术专著,从学术研究史、教学育人、政策实践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这部著作旨在加强“全健康”理念的传播和普及,尤其是在医学教育体系中全面融入“全健康”理念,助力全球视野医学人才成长。

  围绕“全健康”领域的科学问题和“全健康”治理体系建设,本书针对我国新发与再发传染病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全健康”数据的挖掘与应用、全球食物链与食品安全的研究进展、微生物耐药防控面临的科技问题科学小报手抄报图片、应对特大型城市气候变化的健康对策等做了研究,探讨了应用“全健康”理念、构建“全健康”全球网络“全健康”共同体,以期有效攻克当前全人类面临的健康危机。

  该书开篇就从战略的高度论述了树立、传播、践行“全健康”理念的学术价值与政策意义,明确提出中国应建立“全健康”发展战略。

  进而聚焦“全健康”的科学理论,包括“全健康”科学的基础与领域、关键技术的发展前景、研究范式与效果评价、实施范式案例分析、治理体系构建与作用,以及能力建设与公众参与。

  接着对动物食品链安全、环境与生态、人兽共患病防控的实践技术进行研究,并对公共卫生政策和决策支持系统做了文献计量分析。

  最后,结合当下新冠肺炎疫情及我国上海市崇明岛福寿螺防控工作做了分析,并提出服务政府政策的“全健康”专业建议。

  从学科的角度来看,“全健康”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由于人的健康与动物健康及我们共同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所以“全健康”的目标就是通过多学科、各部门、跨地域的沟通创新科技期刊官网、协调与合作,实现人类、动物和环境的整体健康。

  由于“全健康”关注包括人兽共患病创新科技期刊官网创新科技期刊官网、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媒介传播疾病、环境污染以及人动物环境共有的其他健康威胁,所以这就要求研究者、学习者科技创新的哲学意义、政策制定者有多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理论、研究、实践基础、储备、背景、经验等。

  值得注意的是,源自西方的“全健康”理念恰好符合中国传统哲学万物相生相克之天人合一与生生不息的思想。如荀子在《天论》中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可以说,中国人其实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全健康”的理念。

  正在经历全球新冠病毒肺炎引发的灾难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我们,更需深思何为“全健康”以及如何更好地实践。无疑,本书为推动我们积极构建“全健康”共同体不仅是中国的“全健康”共同体,而且是全球的“全健康”共同体提供了理论基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