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技创新作文科技与创新核心期刊
2022年3月13日晚,北大国发院春季学期首场国家发展系列讲座在北大国发院承泽园院区开讲……
2022年3月13日晚,北大国发院春季学期首场国家发展系列讲座在北大国发院承泽园院区开讲。本期讲座的主讲嘉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原所长、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员陈小洪,主讲题目为“中国产业技术创新模式:认识、经验和挑战”。讲座由北大国发院金光讲席研究员、助理院长、BiMBA商学院常务副院长范保群主持,国发院MBA和EMBA同学现场听讲并参与互动问答。
今天讲的内容与我做的中国科技发展模式的研究有关。模式指的是事物及其发展的基本结构和机制。科技发展模式指科技知识发展和科技创新模式。研究以中国产业40个业内领先企业创新的模式及经验为基础,讨论中国产业创新的模式及有关问题。这种研究思路所以有意义,是因为产业是技术、市场相关的企业群,企业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基础,领先企业的创新能反映中国产业创新的未来趋势。
研究先说明科学、技术及创新的基本概念及其间的关系,再讨论企业和产业创新问题。这是因为对基本概念及其关系的认识,能提供理解中国企业及产业创新模式及其前景的学理基础。“中国科研基础弱,真正的原始创新很少,原始创新的路要怎样走才能成功”等疑惑,就与情况掌握不够和基本认识厘清不够有关。
我们讲的技术创新是熊彼特定义的创新,它不是发明,而是以技术为基础的“条件”的新组合。创新必须抓住市场需求,熊彼特讲“需要是一切生产的终点”。创新只有满足和扩大市场需求,才能成功形成创新的良性循环。
科技知识指科学技术工程的知识。它是创新的重要来源和基础。科学知识是反映自然规律的知识,技术知识是有关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的知识,工程知识是满足人们需要的功能的工程或产品的知识。
科技知识具有经济学性质,包含外部性、累积性、不确定性。外部性指科技知识被发现以后,他人不用或者少用成本就可以得到。科学知识成果的主要表现是论文,外部性很强,而技术及工程知识外部性就较弱。累积性的含义:科技知识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发展的;科技知识,尤其是基础科学知识的作用影响久远、广泛;从知识发现到应用可能会要很长时间。不确定性指科技知识发现、发展的过程及结果往往不确定,很难预见。
科技知识的发展需要投入和激励。科技知识的经济性质使科技知识的发展模式成了公共投入与市场投入结合的模式。基础科学研究,成果价值主要靠同行和第三方,需要政府等公共资源投入支持。技术开发和工程实现,成果可以市场检验,可以靠激励作用更强、更直接的基于市场竞争机制的企业投入支持发展。科学、技术及工程的知识,既相通,又存在发展的知识结构、成果表现、主体和激励机制很大的甚至根本性的差异。科技知识发展既需要个人努力,也需要组织支持。组织可以是科研机构大学生科技创新作文科技与创新核心期刊、大学、企业。
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发展与创新的关系密切而复杂。技术、工程知识的发展能直接支持创新,二者关系直接密切。科学与创新的直接关系相对较远,亦有关系日益密切的一面:直接的互动支持体现为创新需要科学知识支持,科学知识的研究需要新的技术手段的支持;另外是人的作用,一些既懂科学、技术又懂创新的专家,直接促进科技乃至科学研究与创新的结合,出现以科学为基础的科学产业,包括医药、数字技术、材料等的新的行业领域,这些领域的企业创新发展需要科学研究及科学知识更直接的支持,因此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到开发的关系直接密切,需要科学家直接参加有关的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与创新关系密切,但有关活动的目标、发展机制和研究问题的方法亦都有所不同,甚至差别很大。科学活动重在解决科学问题,重视可重复的理性知识的发现及条件,研究重视分解分析。技术及工程活动重在解决问题,其中经验知识成分相对更重要,研究更重视综合、平衡。创新重在商业成功,技术、工程、商业的经验都很重要,研究重视经济、技术、商业知识的综合。不同活动的主体及其结构亦有所不同。理解这些活动的相通和不同,是有效进行创新管理、改进创新政策的基础,进而推动不同活动的知识互动整合乃至融合实现创新。
经济学认为技术可能性、需求规模、利益可专属性是决定技术创新是否产生的基本因素。创新需要投入,三个关键要素是:一是知识信息,直接影响对技术及商业可能性及路径的判断,是创新的起点;二是资金,创新是技术、商业反复试验,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和时间,因而是烧钱的过程,资金不可或缺;三是还要有能发现创新机会、组织动员创新资源同时承担风险的企业家。企业是发明创新的组织载体,作为商业机构,企业有资源支持创新,也有动力,因为领先于他人的创新可能获得阶段性的或者超前的垄断利润,形成良性发展循环。
企业的创新模式或者说方式,熊彼特根据创新的投入产出及方式认为有新产品、新方法、新原料、新市场、新组织五种。以后学者还提出突破性创新、持续性创新、颠覆性创新等各种创新模式。这些模式是基于不同视角对创新的投入产出的结构、机制和过程的各种描述和解读。实际的企业创新,作为不同企业和企业家的决策及行动,比学者的描述更复杂更具象,还会随着内外条件变化而变。因此调研领先企业的创新实践,有利于我们理解中国企业及产业创新的实际及其影响因素,帮助形成面向未来的洞见。
领先的判断主要看两个指标:产品技术水平,市场地位及销售规模。创业企业领先性主要看技术水平。企业规模从不到1000万元(2个创业企业)到几千亿元,平均净利润率15%、研发强度18%。这些企业的技术竞争力或者水平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大多数已经接近或者差距较小,有的达到并跑甚至领跑水平,部分差距还较大。
2. 研发投入规模持续增长,强度长期较高,以开发投入为主,基础研究投入占比开始提升(华为、讯飞、恒瑞都在5%以上)。
3. 重视突破性创新,以追赶型突破创新为主,原创型突破性创新越来越多(如5G)。学者讲的突破性创新(radical innovation)是带来技术变革的创新,通常亦是重要的原始创新。中国的突破性创新更多是追赶型的,即技术原理及产品已经存在,突破的是高技术门槛的卡脖子难题(如碳纤维),追赶突破也需要创新。
8. 产学研合作及资本市场构成的国家创新系统,及国家发展改革开放战略、普适性和专项科技和产业政策支持了企业的创新发展。
领先企业创新过程也是产业连锁创新的过程。基于对领先企业经验的总结,对中国产业创新模式及能力水平的现状及前景的判断如下:
1. 领先企业代表的产业创新能力进步很快,不少产业已经达到国际水平科技与创新核心期刊,甚至可以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乃至领先(如5G、宁德时代)。
2. 中国产业创新竞争力存在结构性差异:中低端强,高端产品程度不同的已经达到国际水平;以应用型改良型创新为主,出现紧跟、并跑甚至领先的创新;创新技术原始知识来源仍然多在国外,知识学习结构已经变化深刻,从产品模仿为主变成技术原理学习为主,基于中国基础和技术研究的创新越来越多。
3. 中国产业竞争力及创新力的提升主要靠企业自主研发、技术和价值链能力的整合提升,亦与中国的大规模市场带来更多创新学习机会有关。
4. 仍然存在知识、技术、产业链等产业短板,重要原因是产业基础有差距、企业研究基础较弱及与追赶创新的历史特点有关。企业基础研究费占研发费比例,2018年中国0.2%,远低于美国6.2%、日本7.8%和韩国10.6%的水平,甚至远低于1980年美国3.2%、日本5.2%和韩国1996年8.1%的水平。
5. 强基础、补短板,经过创新努力中国会有更多产业的创新竞争力可达到与国际先进企业比肩的水平。因为中国企业将会持续加大研发创新投入;有制造、销售等互补性资产及价值链整合的基础及经验;亦有国际经验的证明,美国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时基础研究水平还与欧洲差距很大,日本靠学习美欧先进科技、应用基础研究及应用技术创新到1980年代初主要产业技术水平赶上美欧。
基于对全球科技发展及产业变革、中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趋势,及对国家发展战略的认知研判,我认为从国家、产业科技与创新核心期刊、企业三个层面来看,中国产业创新模式发展变化有如下的趋势特点:
在国家层面,基本的科技发展及创新模式将向政府支持科技发展及创新的协调统筹功能更强同时与市场机制更能有机地结合的方向演进。未来国家将持续增加研发投入、以强化基础研究和支持“四个面向”的技术发展为重点优化投入结构,形成更强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市场化分布式创新体系有机结合的更有利于创新的体系,通过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及持续的实施优化形成更有利于创新发展的科技发展和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管理体系及更强的科技金融、咨询服务等支持体系。
在产业层面,中国正在进入以数字技术为通用基础技术的第四次工业时代,已有产业要升级、新兴产业要发展、前沿产业要培育。中国将从过去多数产业以追随创新为主的阶段进入更多产业紧跟创新、并跑创新甚至引领创新并举的新阶段,会出现更多的颠覆性创新。产业组织与产业结构结合演进:市场结构向高技术产业寡占竞争与创新型中小企业并存及合作的结构演进,垂直一体化、水平分工、平台组织竞合共存,关键领域环节国内循环打通同时与国外循环结合。
1. 日益重视进行多种模式的首先进入市场的原始创新(源头创新):基于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基于应用研究和技术原理应用开发的原始创新,基于技术整合开发的原始创新,技术开发与商业模式创新结合的原始创新等创新会更多涌现。
2. 未来一段时间,仍然会是原始创新型、突破性创新和重在解决卡脖子问题的追赶型突破性创新并举,同时重要原始创新型的突破性创新会越来越多。
3. 企业将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投入。企业基础研究,重在应用基础研究和通过基础研究前瞻性把握技术发展方向、扩大技术可能性边界以抓住新的乃至颠覆性的创新机会。
4. 形成更高质量、更科学严谨的与自由研究结合的研发创新管理模式流程,同时进一步强化与研发能力互补的制造和市场服务能力、夯实制造能力与产业技术基础,更高质量及知识含量的协同创新大学生科技创新作文、整合创新、迭代创新、开放创新模式仍然是企业创新的基本模式。
5. 产学研合作、共性技术研发合作等更多类型的研发创新合作模式,将随着认识提高、治理关系改进更快发展,取得更多成果。
国家发展系列讲座旨在为MBA/EMBA学生与国发院名家名师,以及各学科领域专家等搭建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涉及内容广泛,集各家之专长,作为MBA/EMBA课程的有机补充。开设该系列讲座的目的,既使学员有更多机会与著名专家学者沟通和交流,也帮助学员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更深刻的了解,使其开阔眼界、启发独立思考,提高综合素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