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科技创新关于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能为一座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最基础的驱动力……
科技创新,能为一座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最基础的驱动力。近年来,上海的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
来自上海市科委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全社会基础研究投入达177.73亿元,占研发投入的比重近10%,较5年前翻了近一番。上海从事科研的“高被引科学家”从2019年的47人增长至2022年117人,占全国8.5%。在上海布局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17个,覆盖光子科学、生命科学关于科技创新、海洋科学等领域,数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有理想、有拼劲的青年科研人才,是上海科创的生力军。给这些青年科研人才深耕底气的,正是上海对人才的重视和支持。上海不断加强科技人才后备力量的培养,对全市人才计划进行调整完善,加大人才专项资助力度、改进评价体系,加大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发现、培养和资助力度,促进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今年全国上,复旦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金力的话“出圈”了:“高校是基础研究主力军,要引导支撑各学科扎根原始创新,种好自己的果树。”如何更好地支持基础研究?2021年,上海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便是文件中20项重点举措之一。
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处处长宋扬介绍说,目前,上海共开展了两批试点,依托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上海分院等6家机构设立“基础研究特区”。
这个“特区计划”赋予“特区”充分自主权,支持自由选题、自行组织科研、自主使用经费,探索科研组织管理机制创新,营造更适合基础研究的小环境。在充分激发主体单位积极性的同时,也要求各单位落实主体责任。
原创性、颠覆性的前沿基础研究具有长期性、高风险和不确定性等特征,为保证科研人员及团队获得相对充足和宽松的探索和研究时间,“特区计划”以5年为一个周期,对试点机构进行持续定额支持,在单个项目的支持力度上则由各试点机构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合理设定,目前,单个项目经费在100万元至1000万元不等。
遴选一批敢啃硬骨头、敢闯无人区的优秀青年人才是前瞻性、引领性原创成果产出的关键所在,也是“特区计划”的重中之重。2021年,复旦大学根据学校的学科特色,着重支持青年科研人员原创研究,立足学校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优势学科,重点聚焦物质材料、信息智能、生命科学等研究领域,遴选了37个“基础研究特区”项目,入选者入选时平均年龄为37岁。
复旦大学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刘春森是入选复旦大学“基础研究特区”项目最年轻的教师,入选时仅29岁。近5年,他共发表SCI论文33篇,其中4篇入选SCI高被引论文,两篇入选SCI热点论文。
刘春森觉得,入选“基础研究特区”项目对他意义重大:“有了学校的制度支持,我快速被认定为博导。我的科研团队从2021年的3人壮大到今年的11人,能够有组织地进行科学研究。”
位于上海市杨浦区的城市数字化转型体验馆,是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实践展示的最新窗口和地标,系统展示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规划布局、重大项目、标杆场景。
5月11日下午,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在这里向记者展示了一项最新研制的成果航天无损检测云平台:工作人员戴上AR眼镜,就能看到巡检场景的高清音视频画面,接受专家远程指导,实现“隔空”操作。
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是上海市委、市政府面向未来城市发展新的战略优势,做出的重要部署。在产业数字化方面,上海正在推进数字航空、数字船舶、数字汽车等九大制造新模式。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试验检测事业部副部长周鹏飞介绍说,航天无损检测云平台是针对高端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和航天复杂构件焊接检测需求研发的,适用于航天、航空、船舶等高端制造业全生命周期质量检测与监控,也可应用于港口、电站、工厂、交通等领域运行过程监控与安全管理。
周鹏飞是一名85后,他所在的核心团队是一支20多人的年轻队伍,平均年龄30岁左右,以硕博士学历为主。“航天无损检测云平台研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来自不同专业的人才,包括电子、信息、机械等方面。研制过程中大家需要不断学习应用新知识,例如航天无损检测云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元宇宙检测机器人,这就涉及AR、云计算、肢体感知控制等多项技术。”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805所也有一支年轻团队,他们以80后、90后为主,还有部分00后。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805所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数字火箭、数字卫星、数字空间站、数字探月方面的最新成果。例如,通过数字化转型,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构建了全球唯一的低轨气象卫星数据观测网,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国际气象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如今,从北极圈到南极,获取全球卫星观测数据只需要两个小时,每5分钟就有一张北半球云图、每1分钟就能生成一张指定区域云图。
建设“国际数据港”,是党和国家赋予上海临港新片区的一项重要任务。依据国际数据港“1+5+N”总体建设规划,目前临港新片区已初步建成一套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的数据基础设施、支撑国际数据港创新实践全过程的五大功能平台,以及多项聚焦国际数据流通与合作领域的创新实践场景。
上海临港新片区跨境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跨境数科”)总经理李晶告诉记者:“我们正在打造一个对接国际规则的体系,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为中国先进技术、产品推向全球,提供产业支撑。”
跨境数科是在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的指导下,于2020年8月由联和投资、上海信投和临港科技城等上海市重要国企联合组建的公司,提供全球化的数据流通、存储、治理、加工、应用和安全服务。
在上海企业科技创新,有多家生产数字产品的企业希望将产品销售到海外,而国内外金融政策、支付方式有较大差异。跨境数科在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和上海市商务的支持下,与20多家数字产品研发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研发了一套系统,可将企业生产的数字产品上架、发行、结汇,并为企业提供完整的交易证明。李晶说:“这套系统已经开发完毕,目前正在测试中,预计5月底或6月初就会向市场推出。”
李晶认为,跨境数科的业务都带有一定创新属性,这离不开政府的指导和机制上的便利。“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对企业的创新需求看得非常重,会主动了解企业需求,针对性地拿出解决方案。在科技创新政策支持方面,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还在企业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全程跟进、扶持到位、帮助推广。在人才引进方面,管委会也想方设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员工通勤、住房、子女教育越来越便利,大家觉得生活工作都挺方便。所以对公司来讲,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非常有底气。”
科技创新,能为一座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最基础的驱动力。近年来,上海的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
来自上海市科委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全社会基础研究投入达177.73亿元,占研发投入的比重近10%,较5年前翻了近一番。上海从事科研的“高被引科学家”从2019年的47人增长至2022年117人,占全国8.5%。在上海布局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17个,覆盖光子科学、生命科学、海洋科学等领域,数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有理想、有拼劲的青年科研人才,是上海科创的生力军。给这些青年科研人才深耕底气的,正是上海对人才的重视和支持。上海不断加强科技人才后备力量的培养,对全市人才计划进行调整完善,加大人才专项资助力度、改进评价体系,加大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发现、培养和资助力度,促进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今年全国上企业科技创新,复旦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金力的话“出圈”了:“高校是基础研究主力军,要引导支撑各学科扎根原始创新,种好自己的果树。”如何更好地支持基础研究?2021年,上海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便是文件中20项重点举措之一。
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处处长宋扬介绍说,目前,上海共开展了两批试点,依托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企业科技创新、中科院上海分院等6家机构设立“基础研究特区”。
这个“特区计划”赋予“特区”充分自主权,支持自由选题、自行组织科研、自主使用经费,探索科研组织管理机制创新,营造更适合基础研究的小环境。在充分激发主体单位积极性的同时,也要求各单位落实主体责任。
原创性、颠覆性的前沿基础研究具有长期性、高风险和不确定性等特征,为保证科研人员及团队获得相对充足和宽松的探索和研究时间,“特区计划”以5年为一个周期,对试点机构进行持续定额支持,在单个项目的支持力度上则由各试点机构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合理设定,目前,单个项目经费在100万元至1000万元不等。
遴选一批敢啃硬骨头、敢闯无人区的优秀青年人才是前瞻性、引领性原创成果产出的关键所在,也是“特区计划”的重中之重。2021年,复旦大学根据学校的学科特色,着重支持青年科研人员原创研究,立足学校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优势学科,重点聚焦物质材料、信息智能、生命科学等研究领域,遴选了37个“基础研究特区”项目,入选者入选时平均年龄为37岁。
复旦大学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刘春森是入选复旦大学“基础研究特区”项目最年轻的教师,入选时仅29岁。近5年,他共发表SCI论文33篇,其中4篇入选SCI高被引论文,两篇入选SCI热点论文。
刘春森觉得,入选“基础研究特区”项目对他意义重大:“有了学校的制度支持,我快速被认定为博导。我的科研团队从2021年的3人壮大到今年的11人,能够有组织地进行科学研究。”
位于上海市杨浦区的城市数字化转型体验馆,是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实践展示的最新窗口和地标,系统展示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规划布局、重大项目、标杆场景。
5月11日下午,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在这里向记者展示了一项最新研制的成果航天无损检测云平台:工作人员戴上AR眼镜,就能看到巡检场景的高清音视频画面,接受专家远程指导,实现“隔空”操作。
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是上海市委、市政府面向未来城市发展新的战略优势,做出的重要部署。在产业数字化方面,上海正在推进数字航空、数字船舶、数字汽车等九大制造新模式。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试验检测事业部副部长周鹏飞介绍说,航天无损检测云平台是针对高端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和航天复杂构件焊接检测需求研发的,适用于航天、航空、船舶等高端制造业全生命周期质量检测与监控,也可应用于港口、电站、工厂、交通等领域运行过程监控与安全管理。
周鹏飞是一名85后,他所在的核心团队是一支20多人的年轻队伍,平均年龄30岁左右,以硕博士学历为主。“航天无损检测云平台研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来自不同专业的人才,包括电子、信息、机械等方面。研制过程中大家需要不断学习应用新知识,例如航天无损检测云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元宇宙检测机器人,这就涉及AR、云计算、肢体感知控制等多项技术企业科技创新。”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805所也有一支年轻团队,他们以80后、90后为主,还有部分00后。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805所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数字火箭、数字卫星、数字空间站、数字探月方面的最新成果。例如,通过数字化转型,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构建了全球唯一的低轨气象卫星数据观测网,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国际气象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如今,从北极圈到南极,获取全球卫星观测数据只需要两个小时,每5分钟就有一张北半球云图、每1分钟就能生成一张指定区域云图。
建设“国际数据港”,是党和国家赋予上海临港新片区的一项重要任务企业科技创新。依据国际数据港“1+5+N”总体建设规划,目前临港新片区已初步建成一套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的数据基础设施、支撑国际数据港创新实践全过程的五大功能平台,以及多项聚焦国际数据流通与合作领域的创新实践场景。
上海临港新片区跨境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跨境数科”)总经理李晶告诉记者:“我们正在打造一个对接国际规则的体系,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为中国先进技术、产品推向全球,提供产业支撑。”
跨境数科是在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的指导下,于2020年8月由联和投资、上海信投和临港科技城等上海市重要国企联合组建的公司,提供全球化的数据流通、存储、治理、加工、应用和安全服务。
在上海,有多家生产数字产品的企业希望将产品销售到海外,而国内外金融政策、支付方式有较大差异。跨境数科在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和上海市商务的支持下,与20多家数字产品研发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研发了一套系统,可将企业生产的数字产品上架、发行、结汇,并为企业提供完整的交易证明。李晶说:“这套系统已经开发完毕,目前正在测试中关于科技创新,预计5月底或6月初就会向市场推出。”
李晶认为,跨境数科的业务都带有一定创新属性,这离不开政府的指导和机制上的便利。“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对企业的创新需求看得非常重,会主动了解企业需求,针对性地拿出解决方案。在科技创新政策支持方面,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还在企业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全程跟进、扶持到位、帮助推广。在人才引进方面,管委会也想方设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员工通勤、住房、子女教育越来越便利,大家觉得生活工作都挺方便。所以对公司来讲,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非常有底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