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大赛作品创新驱动发展手抄报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3-12-16

  一部科技期刊史,见证壮阔科技史……

科技创新大赛作品创新驱动发展手抄报

  一部科技期刊史,见证壮阔科技史。自1665年英国皇家学会创办世界上第一本科技期刊《哲学汇刊》以来,科技期刊便成为科技大事件的重要推手,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更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

  习总在二十届中央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文献和数据平台,发起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鼓励重大基础研究成果率先在我国期刊、平台上发表和开发利用。这为我国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指明了方向。

  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引领我国科技期刊由大向强,我们的“底子”如何,“底气”何在,具备怎样的“底蕴“,又该如何加固“底层”?科技日报记者为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我国已成为期刊大国,但缺乏有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这是2019年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开篇语里作出的判断。

  随着几年来的实践,人们已经发现,世界科技期刊前列增添了许多中国身影。数据分析公司科睿唯安2023年公布的《期刊引证报告》(JCR)显示,中国期刊《细胞研究》影响因子达到44.1,蝉联世界影响因子百强期刊。《电化学能源评论》《分子植物》《园艺研究》《先进陶瓷》等多个中国科技期刊位居本学科领域影响因子全球第一。近几年SCI收录的期刊总量增长了不到4%,而中国进入SCI期刊数量增长了25%。

  “世界一流期刊必须是能够持续、集中地刊登某一个学科或多个学科的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科研成果的载体,其论文必须对学术、技术、产业等某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能够引领某个领域,甚至对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凝聚态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邦芬曾对世界一流期刊的内涵和外延作出这样的表述。就客观情况看,我国的科技期刊在“重大影响”和“较大影响”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

  据《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3)》(以下简称《蓝皮书》)统计,2022年中国作者发表SCI论文总数,是中国SCI期刊发表论文数的19倍多。这意味着大量中国作者的成果发表需要依靠海外科技期刊,我国科技期刊对一流成果的承载能力还远远不够。

  同时,《蓝皮书》也显示了当前我国科技期刊出版“小而散”的处境。截至2022年底,中国科技期刊总量为5163种,分属于3218个主办单位。77.13%的主办单位仅主办1种科技期刊。这些飘散四处的星星之火,尚需汇聚以成燎原之力。

  如今,在国际上,科技期刊向大型出版机构集中已成明显趋势。为了提升市场占有率,国际大型出版机构不断强化集群化发展。以施普林格·自然集团为例,截至2022年,其旗下的《自然》子刊就有65种,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学科领域,同时还以每年3种子刊的速度扩张。

  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的集群发展在平台加持下已显加速之势。截至2023年,中国科学院主管主办期刊已达到400余种,自有的SciEngine平台技术建设和资源集聚初具规模,包含近450种期刊、39万余篇论文,总下载量超过3800万次。中华医学杂志社搭建运营的“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已覆盖来自全球30余个国家的读者。

  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群,还期待更多“高原”的崛起,教育部科技委学风建设与科学传播专门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理事长张铁明说:“目前国内的科技期刊建设滞后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期刊对于国家科技创新的支撑和服务作用还有很大差距,这也是期刊人正在努力改变的现状。”

  2022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首次突破3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首次突破2.5%,基础研究投入比重连续4年超过6%。夸父探日、青藏科考、微纳卫星、量子传输、质子治疗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如今我国不仅是国际前沿科技创新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贡献者。

  “中国已经具有国际一流的科技稿件源,这将为建设世界一流的学术期刊提供稿件源和作者群基础。”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杨卫对此充满信心。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23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论文数量首次升至世界第一,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及被引用次数均排在世界第一。这表明,我国科技论文质量已经发生跃升。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有可裸眼观察遗传转化的植物通用性便捷报告系统;面向经济主战场,有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有降低电磁污染的新型导热屏蔽复合材料;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有针对抗新冠病毒候选药物筛选实验性研究成果……我国科技期刊正在快速抓住这些一流成果评鉴和记录的主动权。

  国家对科技期刊的政策支持,带动和引导了一批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先后推出“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等一系列专项财政支持项目。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部长刘兴平在2023年中国期刊高质量发展论坛上指出,2018至2022年,经过五年的发展,我国国际学科排名进入Q1区(前25%)的期刊增加了99种,学科排名居于前5%的增加了45种,排名学科前三的增加了28种。其中,15种期刊学科排名位居第一,4种期刊影响因子超过30,进入全球百强。

  曾经“借船”出海的期刊,也在探索归国自主“造船”之路。2022年12月,多次蝉联本领域影响因子世界第一的《先进陶瓷》,结束了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长达11年的合作,转为依托清华大学出版社自主研发的学术期刊数字化国际出版平台SciOpen。

  “要办就办世界一流!不是关起门来办一流,而是到世界上争一流,这是我们共同践行的办刊理念。”清华大学出版社副总编兼期刊中心主任石磊告诉记者:“清华大学科技期刊群目前有45种期刊,出版内容已覆盖清华大学60%的‘双一流’学科,在信息科学创新驱动发展手抄报、纳米科学等领域已经形成一定的出版规模、品牌特色和国际影响力。我们要把内容集群化和平台智能化结合起来,努力为国家高水平基础科学支撑平台和开放创新生态体系建设作出更多贡献。”

  一流学科、一流期刊和一流科学家,正在形成协同发展的纽带关系。“中国海洋大学拥有12个ESI前1%的学科,每个学科领域在我校海洋特色学术期刊群中,都有至少2种学术期刊提供学术支撑,形成了特色优势学科与学术期刊融合发展、相互支撑的关系。”中国海洋大学期刊社社长杨立敏介绍道,正是这样的“通力合作”,才使得创办《海洋生命科学与技术(英文)》4年来,影响因子就达到5.7,在海洋与淡水生物学领域全球排名第五。

  来自湘江两岸的例子也可以成为印证。中南大学拥有世界上最完备的“地采选冶材”有色金属学科体系链。翻开其《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的红色封面,一页长长的编委名单映入眼帘。

  “创刊至今的32年时间里,这份名单中已经产生很多院士。现在,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院士几乎都在这份名单上。世界一流的学科群和科学家,给了我们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底气。”中南大学出版社副社长杨保华说。

  1898年,居里夫妇发现了新元素钋,两人合写了论文《论沥青铀矿中所含的放射性新物质》。他们在投给法国科学院《论文汇编》发表之前,就已经把原稿寄回祖国,用波兰文发表在华沙的画报月刊《斯维阿特罗》上,让她的同胞能第一时间看到成果。

  1926年,清华国学研究院和美国弗利尔艺术馆,就李济、袁复礼主持的山西夏县西阴村田野考古发掘达成协议,约定论文要用中英文撰写并在中美两国学术刊物上发表,这在当时难能可贵。科学家对祖国的热爱深深地投射在世界一流科技成果上,科学家精神深嵌在科技期刊的骨子里,今天依然在赓续。

  港珠澳大桥已开通5年,不仅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奠定基础,更创造出世界工程技术领域多个第一。“聚焦高铁、桥梁等‘中国超级工程’的学术论文,或许引用率不是很高,但它记载了我国一线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成果和研究进展,解决了一些世界性难题,国际上是非常关注的。”杨保华告诉记者。

  “立足国情、面向世界,提升质量、超越一流。”翻开《意见》,第一部分写着这样16个字。当科技发展正在回答时代之问,科技期刊又该怎样呈现?科技期刊能否从成果发布交流平台升级为支撑国家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平台?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办的《分子植物》正在尝试把中国的科研成果和中国元素共同制作成杂志封面,推动中国的科研成果和文化同时走向世界。《中国科学院院刊》作为中国科学院高端智库的“名片”,为中国科学院的发展、国家宏观战略与决策的制定发挥了导向和支撑作用。《航空学报》走进一线科研机构,围绕“卡脖子”技术策划出版“大飞机专刊”“空间机器人专刊”等几十个重磅专刊或专栏,获得业界高度认可。《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组织了“港珠澳大桥”“智能建造——白鹤滩、乌东德水电站”“天眼(FAST)运行维护中的关键技术”等专题或专刊,探索高校学报“开门办刊”之路。《煤炭科学技术》走进国家能源集团、山东能源集团等生产一线,开展煤炭科技大讲堂、科技论文写作培训活动100余次,助力生产一线科技成果产出……

  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的中国道路正在慢慢铺就,也牵动着更多思考。中国科学院院士、古鸟类学家周忠和研究员在《科学通报》刊文指出,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中文、英文期刊各自承载不同功能,应当明确自身定位,并充分考虑哪些具体研究具有区域、文化的独特性。

  杨保华认为,科研工作坚持“四个面向”,我国科学家解决的很多本土问题都是世界性难题。期刊核心竞争力应该由其发表论文的原创性、创新性、前沿性决定,而不是由语种和国别决定,这是我国中文和英文科技期刊都应该保持的态度和定力。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秘书长刘筱敏告诉记者,开放、交流是科学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和文化基因。数字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方法可以跨越语言障碍。我国中文和英文期刊都需要进一步增强对国内外学者的吸附能力,汇聚更多优秀科研成果,健全自主可控的学术交流渠道,进行全球范围的传播,让科研成果惠及全球发展。

  “我国的科技期刊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比起我们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时代使命、科学使命、国家使命,还是任重而道远。”在2023上海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大会院士圆桌会议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细胞研究》前主编裴钢谈道。

  记者在采访时,多位期刊界人士谈了自己的体会: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科技创新大赛作品,当务之急是提高期刊的编辑素养和编辑的科技专业水平;基础是一流人才支撑和动能激励机制;关键是创新前沿关注和选题视野;重心是科学表达和平台传播;要害是评价的专业性和影响力;本质是创新成果的引领力和论文发表的吸附力。

  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442种英文科技期刊中,403种依赖海外平台出版。“单刊与国际出版集团合作,大多处于依附地位,在研发、销售等高附加值环节没有主动权,难以获得规模化发展效益。”有科期刊出版(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钱九红坦言。

  “单纯靠逐步创办新刊来增加办刊数量的方式效率低、成本高,难以实现快速规模化发展的目的。”她建议,“加强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推动科技期刊的集团化、集约化发展,加大对出版单位集群化、集团化发展的政策支持,鼓励跨地域、跨部门办刊,支持期刊出版单位找准定位,探索构建资源深度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

  “好的机制创新,就会让道路走得更宽阔一些。”《园艺研究》主编程宗明建议,一流科技期刊培养编辑人才不仅需要期刊发挥能动性,更重要的是健全的激励机制和广阔的成长空间,让期刊编辑人员更有归属感。同时,中国科技期刊要兼顾学术声誉和商业价值。此外,他期待能够提高我国科技期刊在科研成果评价中的应用。

  《园艺研究》自2018年起,开始尝试利用社交媒体建设学术社区,打造建立在高质量期刊基础上的学术生态圈。5年后的今天,该期刊已经建成一批成熟的学术交流社群,通过学术交流社群招募云实习编辑等举措,探索逐步引导科研人员从“读者—作者—协同工作人员”的身份转变和流动。

  “我们编辑部6个人,做着3本刊物。人手紧张,我们就创新机制,吸引大家自建自治。”程宗明介绍。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魏均民一语道破当前的发展瓶颈:“优秀的期刊出版人才,尤其是复合型期刊出版人才、优秀英文编辑相对不足。”据《蓝皮书》分析,我国刊均从业人数集中在4—7人区间的期刊占45%。

  我国期刊编辑往往不仅要做前端的选题策划,还要兼顾后期的宣传,从头做到尾。杨保华指出,“没有专业化的人才分工、完善的人才体系,编辑个人的专长优势就很难发挥出来”。人才是基础问题,中国科技期刊要面临的考验还很多。

  在11月23日公示的2023年度卓越行动计划优秀人才案例遴选汇编项目拟入选案例中,优秀主编人选不乏梅宏、饶子和、王恩哥等中国科学院院士,记者还欣喜地看到《科学通报》《森林生态系统》《工程》等期刊的优秀管理人。卓越项目孵化的期刊人才底层架构渐成体系。

  中流击水时更需“弄潮”。新时代科研范式的变革创新驱动发展手抄报,更需期刊人从整体、开放和系统的维度共同营造期刊生态。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秘书长张昕认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是文化自信尤其是创新文化自信的体现科技创新大赛作品,而创新文化自信正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精气神”。据了解,于11月29日在南京召开的第十八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将围绕“开放信任 合作——科技期刊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不负“一流”使命,在关注世界一流科技成果上闯出科技期刊中国道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中国的科技期刊正朝着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目标蝶变。(王学武 刘莉 刘若涵 王烁)

  2022年,国际科学团队完成第一个完整的、无间隙的人类基因组序列。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焕明说,现在成本降低后,很多以前舍不得测的基因组类别现在都能测序了,比如疾病基因组、药物基因组等。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12日发布的北极年度气候报告显示,2023年北极的平均表面气温是自1900年以来第六高,夏季地表气温创有气温记录以来新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所属国有企业,一定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紧紧依靠科技进步驱动产品创新和产业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手抄报,研发和掌握更多的国之重器,切实维护利益。

  培养用好青年科技人才,对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意义重大。丁冉建议,对一些从事长周期基础研究的青年科技人才,应适当放宽博士后进出站的年龄限制。

  统筹不仅限于区域内,更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促进要素资源的整合创新在长三角经济版图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远近闻名。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要从体制机制、要素流动、产业协作等方面实现更高效的协同联动,凝聚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大数据、人工智能(AI)和大模型的融合发展,将激活科学研究的创新力和生命力,帮助破解更多科学密码。

  《自然·电子学》12日报告了一种由电子硬件和一个大脑类器官组成的混合计算系统,可执行如语音识别和非线性方程预测等任务。

  (记者刘志强、常钦、郁静娴)粮食丰收,颗粒归仓。今年,在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情况下,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功不可没。减“单”增“双”,湖南省湘乡市棋梓镇普安村农民田学文说:“单季稻改成双季稻,早稻集中育秧每亩补贴100元,流转的2000多亩田多种了一季,增收20万元左右。

  近日,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青年学者、中山大学教授黄凯团队研究开发出一款高度仿生的老鼠机器人NeRmo,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机器人》。这款机器人的核心创新在于其柔性脊柱的水平摆动设计,大幅提升了机器人的运动灵活性和效率。

  据新华社电国家统计局12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据介绍,2023年,全国夏粮产量为2923亿斤,比上年减少25亿斤创新驱动发展手抄报,下降0.8%;早稻产量为566.7亿斤,比上年增加4.3亿斤,增长0.8%。

  “海上风电是清洁能源建设的兵家必争之地,更是风能产业的科技制高点。”他建议,加强海上风电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研制关键共性技术标准,通过标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快速发展的5G、人工智能等技术,是充满活力的创新引擎,亦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的重要抓手。这些数字都表明,中国将持续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与世界各国共享科技创新带来的福祉。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储存环最后一台磁铁12月11日安装就位,标志着HEPS储存环主体设备安装闭环。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12月11日,工作人员安装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加速器储存环线

  针对当前呼吸道疾病创新驱动发展手抄报,特别是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形势,国家卫健委10日就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近日,我国航天两大集团公司党组机关报《中国航天报》推出“为建设航天强国不懈奋斗”系列评论,在其中一篇评论中提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对标SpaceX,集团公司在发展理念上、科研生产模式上、关键核心技术上、质量效率效益上存在明显差距和不足,整体上大而不强、大而不优”。

  12月9日,记者从东北农业大学获悉,该校野大麦种子人工扩繁基地喜获丰收。这标志着“野大麦种子扩繁与退化盐碱草地生态修复技术推广与示范项目”达到预期目标。

  记者12月8日获悉,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为磊教授联合国内外研究人员,在海洋生物碳泵研究领域取得最新进展。研究人员介绍,此前科技创新大赛作品,对海洋生物碳泵的直接观测主要利用沉积物采集器,数据极为稀少创新驱动发展手抄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